有些企业家可能认为这些离我们太远了,什么调查研究宏观决策,那都是政治家或者专家学者的事情,这些东西太虚,不如赚钱实在,企业就需要实干,因此只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销售、盈利等,不太重视提前做什么规划、计划、制订发展方向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咱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一直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观念,什么事都是先干起来再说。于是,干起来之后迷迷糊糊赚钱又稀里糊涂赔钱。
比如,八、九十年代早期下海的企业家先下海捉到了大鱼,他们赚到钱以后开始修房盖屋,买好车显摆一番,先满足翻身做主人的虚荣心。结果,钱花光后,继续过原来的贫农生活,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因为他们不曾考虑,当大鱼吃完了,没有大鱼可捕捉时怎么办?尽管有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从商人转型开工厂,但是小鱼要长成大鱼并非这么简单,要懂得养鱼的技术,关注鱼市的行情,这都需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 有些企业家尽管也懂得战略的重要性,可是他们往往借口说周围环境时刻在变,制订的计划也需要更改,何谈什么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在这些急功近利的观念支配下,他们为了赚钱不惜杀鸡取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后使企业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关门歇业。
企业靠利润支撑,经营固然重要。可是,如果说经营考虑的是具体的、微观问题的话,战略考虑的是宏观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在竞争激烈、茫茫一片天水相连的商海上行船,如果方向错了,一切的努力都是枉然,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中国企业之所以不能做大做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仔细考虑企业遇到资源危机时怎样度过。目前中国许多富豪落马,除了他们具体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性等有关因素外,在思想上不重视战略,凭借小聪明打天下,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做一个战略型的管理者是时代的需要。
另外,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也不仅只是只能解决温饱的领导者,他们需要出色的领导者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些远景的鼓励下,和自身的职业生涯方向相互结合,通过奋斗达到这个目标,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说,做战略型领导者,是企业内外共同的渴盼和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