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5年是B2B的元年,那么2016年可以说是B2B集中爆发的一年,钢铁B2B、旅游B2B、生鲜B2B等各行各业纷纷搭上B2B的巨轮。
去年一年,有巨头入局,有大佬被并购,有新晋竞争者强势进入,这些在另一个行业足以引起巨大波澜的事件,在大宗农粮贸易领域,似乎只引起了行业内少数人的注意。
也许在许多年之后,2016年会被称为农粮贸易B2B的“元年”,这一年,也许就是未来某几家互联网霸主“梦开始的地方”。
“大象”进入泳池
在传统体系下,国家储备粮系统是整个粮食购销体系的中心,而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
陈锡文曾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举,就是让市场在制定价格或者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有更多元化的粮食贸易市场主体参与到竞争中来,鼓励多元主体收粮,推动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国企、粮油领域民企、互联网创业团队等各类主体纷纷在2016年前后上线粮油B2B项目,竞逐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
其中,粮达网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由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两大央企注资3亿元共同打造。
据悉,粮达网目前已经上线的原粮有玉米、小麦、稻谷、大豆、棕榈油、大麦、高粱等,可向客户提供采购、仓储、订单、库存、物流配送管理的一站式仓储服务。
据粮达网总裁杜峰介绍,粮达网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粮食贸易中“供销信息流通不畅、缺乏近中期避险套利手段、缺乏履约保障、周转资金不足、物流效率低下”这五大痛点,借助中粮和招商局强大的信息、金融、物流等方面资源,为产业链中的参与主体提供服务。
据媒体此前报道,“粮达网”上线10个月,玉米、油脂油料、白糖等品种在平台的交易量已累计近600万吨,注册交易商数量已达到3100多家,遍及全国主要粮食产销区。
那么,在粮达网这样的“大象”已经进入“泳池”的情况下,其他的农粮B2B还有生存空间吗?其他的农粮B2B在这一年,过得怎么样呢?
自营模式与平台模式
“粮达网”由于其原有的资本和渠道优势,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原粮直接交易等业务领域都有机会大展拳脚。
而其他平台,则根据自身先天优势与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切入方向,大体可分为“直接参与原粮贸易”和“撮合交易赚取平台佣金”两种模式。
万维博石的“卖粮宝”平台定位为农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和农产品交易商,除了为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提供交易决策、物流调度、数据分析等服务,自己也作为粮食交易商进行原粮买卖。
在2016年交易量达到十万吨级,以每吨1800元计算,交易额突破亿元。
受到自有资金的限制,更多的农粮B2B项目选择了交易撮合的平台模式。
传统粮食贸易产业链中主要包括粮农、各类粮食贸易商、粮库、下游粮食加工企业等。
从事买卖的农粮B2B平台主要服务内容是降低粮食从粮农到下游加工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为中间商提供信息、金融乃至仓储、物流等方面的服务。
而中时通的“实时报价、线上交易”模式,从中小型粮商切入原粮交易市场的基础环节,通过搭建纯现货的电子交易平台帮助买卖双方进行线上交易。
他们的市场亮点在于,他们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进行在线支付,再配合环环相扣的交易流程,有效的规避了线下买卖中货物质量和货款结算风险,中时通客户群体覆盖到从粮农到贸易商到深加工企业到需求终端,其运作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B2B。
据了解,2016年,中时通在深度运营客户群体线上买卖的同时,也实现了手机端的线上买卖。
从2016年7月实现线上买卖,截止12月底,在线交易额累计近六千万,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累积沉淀达到近10万。
而中国粮油商务网则依托自己原有的粮油行情门户网站背景,顺势进入大宗农产品信息咨询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2016年除了开展国内原粮交易撮合业务外,还在粮食进出口贸易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收取15%交易保证金等手段,拓展了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渠道。
农产品交易从“方言”到“普通话”
对于现有的这两种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和自营原粮交易的贸易商模式相比,如果粮食B2B的平台模式没有达到数据和用户的沉淀,对行业的介入程度就会过浅,对整个产业链的互联网改造与效率提升有难度。
对此,也有从业者认为,在我国农产品标准化过程缺失的当下,只要做到足够的体量和流量,做买卖撮合同样可以对农产品交易过程进行改造与效率提升。
一亩田副总裁高海燕在近日由星河互联组织的一场农业B2B主题沙龙上指出,最近一年以来,一亩田为市场做出的最大贡献。
是在交易撮合的过程中,与交易双方共同制定、修改、践行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化的交易话语体系。
使得原来各地区间千差万别的产品交易特征描述,成为统一的、精准的、标签化的数据节点,就好像把原来互难转换的“方言”,变成了流通全国的“普通话”,这才真正为大宗农产品交易的数据化奠定了基础。
而在2016年,也确实有中农网这样从事交易撮合的平台,获得了产业资本的青睐而被并购的案例,似乎说明交易撮合的平台模式在未来还会发挥出更具想象空间的市场作用。
无论如此,在农产品价格机制调整、市场元素日益活跃的宏观背景下,为农粮贸易领域的创业者们流出的市场空间,还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