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依旧存在,生意也依旧火爆”
在遭到央视315曝光后,网上刷单行为本应有所改善,然而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央视记者在江浙沪等电商发达地区进行追踪调查时发现,“刷单依旧存在,生意也依旧火爆”。
在QT和YY的语音聊天室里,央视记者发现,之前315曝光的刷单群已经无法打开,但在另一家名为IS的聊天室里,记者又发现了刷单群的身影,在一个名为领航的房间里,主持人正在安抚大家的情绪,而在另一个房间里,主持人正在组织新入群的用户更换名字,知情人透露,该群原来在QT聊天室里,315曝光当晚群主就通知他们转移到此地,除此之外,刷手和任务量都与以前没有什么差别,聊天室内组织严密、各有分工。
不仅如此,一些专门用来刷单的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都已出现,如刷单宝、小旺财、双赢网等,以双赢网为例,在网站首页标着淘宝任务区等醒目标识,并制有刷单各个环节的教学视频。
刷单危害:新店生存难 消费者白花冤枉钱
刷单背后是一整套的利益链条,刷手可以从中获利,商家可以得到迅速的成长,但刷单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对于新店铺来说,其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由于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搜索页面排行通常是按照销量、信誉等因素排列的,而一个新店铺其销量是微乎其微的,信誉尚未养成,想要检索到其商品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其次,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容易被刷单刷出来的美好景象所蒙蔽、欺骗,购买到与图片或描述不符的劣质商品,白花冤枉钱。
此外,从宏观层面来看,刷单行业规模庞大,却不创造真正的价值,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并对商业诚信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推升了交易成本,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不但没有推动电商行业的进步,反而阻碍电商行业的发展。
刷单为何屡禁不止?源于其背后的利益链条
尽管阿里等电商平台一直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打击、杜绝刷单行为,但是刷单就像一个顽疾,总也打击不死、杜绝不掉。甚至有刷手公然叫嚣,单子多的接不过来,一个月能挣300万,还有人声称,央视315为刷单做广告了。
那么为何刷单总是屡禁不止呢?其根源在于,刷单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
首先,对于商家而言,一个新店铺如果不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有偿推广工具,仅凭借着其微弱的销量和尚未养成的信誉是很难在检索时获得较好的位置的。而刷单则为商家提升信誉和销量提供了一种性价比更高、更快速的方式,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同时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商家的刷单行为导致新商铺生存困难,处于无奈,新商铺也只好进行刷单,如此循环往复,刷单是很难被完全打击掉的。
其次,对于刷手来说,利益是实实在在的。网上有媒体披露,每刷一单需要10分钟左右,可从中获取3至15元不等的佣金。蓝鲸TMT进行推测:如果按每刷一单10分钟,平均每单佣金9元,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那么每名刷手每天可获得432元的收入,每月按30天计算就可以获得12960元的收入。有数据统计2015年夏季全国白领平均薪酬6320元,仅为刷手每月收入的一般。而刷单这个行业不仅仅具备需求旺盛、获利高的特点,同时其进入门槛、成本、风险都比较低,因此很难杜绝刷手这个行业
不仅如此,各电商平台也为刷单行为提供了温床。电商网站作为第三方平台本应起到监管的作用,那么商家暗地里存在刷单举动,电商平台是否知情?若知情而不避免,即是故意地纵容。此外,尽管电商平台对打击刷单的态度十分坚决,但其采取的措施也只是让刷单行为的成本提高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刷单。
此外,提供刷单服务的渠道多种多样,一时难以全部切断。央视315晚会中曝光的QT和YY语音聊天室中存在的刷单群,还是属于比较隐晦的刷单聚集地,而专门提供刷单服务的网站平台的手机应用则显得更为明目张胆。另外,对于刷单组织来说,QT和YY的账号被封,一方面是可以换个账号重新注册开群,另一方面,阵地失守,但各类聊天室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转移到其他阵地中去继续工作。
结束语:
类似于阿里巴巴这种技术驱动型公司,理应对存在异常交易刷单行为的店铺具备很强的技术手段预警。被假货和刷单丑闻缠身的阿里,在资本市场是否会一如既往的得到尊重?这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比如在3月21日个,阿里宣布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就有媒体提出“刷单太多,GMV丧失了意义”。当然,质疑阿里的不仅仅是国内媒体,《巴伦周刊》就曾质疑过阿里数据的真实性。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和阿里声音相反的舆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刷单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