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山东泰丰液压有限公司

插装阀,集成块,油缸,液压系统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方是破局关键
新闻中心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方是破局关键
发布时间:2017-04-29        浏览次数:19        返回列表

近 日,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本届论坛会旨在探讨中国制造的未来之路,打造制造业版的“达沃斯 论坛”。论坛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界精英、知名专家学者、相关协会负责人、资深媒体人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制造业谏言。论坛 上,多位专家都直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现状依然明显,掌握核心的关键性技术才是破局的关键。
现状:中国制造优势依然停在价格上,面临“大而不强”的瓶颈

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张纲给出了一个制造强国战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是从2013年 开始由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质检总局联合制作,列出了制造强国四项一级指标:规模发展、质量效果、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在四项指标里面,美国鹤立鸡群。 德国和日本尾随其后,位列制造业第二阵营,而中国和其他国家还在第三阵营,并且与第一、第二阵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以2013年为例,中国商品有近80%是以价格优势来赢得竞争的,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质量优势赢得竞争的比例高达56%,甚至是65%。”张纲表示,目前的中国制造的优势依然还在价格上。

去年,《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参与起草的《关于制订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 的出台。在他看来,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少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柳百成院士认为,所谓关键共性技术可以用“四基”来概括:高端装备所需的 关键基础原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基础工艺缺乏广泛应用,基础技术支持没有保障。“工程院制作的战略研究报告就认为,这‘四基’是制约我 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制约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柳百成说。

对策:弥补制造业短板,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

面对这样的现状,柳百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企业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政府也要发挥主要作用,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及平台建设,提高基础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作用,组织联盟,各司其职,协同创新。“万丈高楼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柳百成说,“要建设一批以非盈利为目的的能为跨行业或全行业服务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发挥产学研用积极性。”

中 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则进一步表明,在下一步实施创新战略中,必须注重以下几点:强化基础能力,依托工业强国工程,攻克高档数字系统和工程部件,大 力推进高速、高端、高参数、基础件、基础材料,以基础工艺创新发展和市场应用。高端设备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在不少领域,中国制造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开始注重对这块短板的弥补。

风向:多元化战略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值 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论坛上,董明珠也首次对外公布,格力正式进入多元化时代。一直以来,格力都以专业化为自己的战略标榜,然而在近期,进军手机市场、创办 设备工厂、收购新能源汽车,这些都有着浓厚的多元化特色。很多企业走多元化是因为那个行业有钱赚,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做得很辛苦。但在董明珠看来,“专注 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好,如果离开‘专注’这两个字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董明珠也表示,格力的多元化道路其实是相通的,比如做手机 是为了抢占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而电机、压缩机,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后,就完全有能力延伸到另外一个领域里面去。

当 今世界,全球制造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中国制造不仅要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的竞争压力,还要与发达国家争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 点。因此,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专业化非常重要。同样的,多元化战略也将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