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中关村又出现一个新型品牌的共享单车便利蜂。便利蜂跨界做共享单车了。最近,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行人会发现路边多了一批新的橙色单车,车身上印着特别醒目
的三个字,便利蜂。
在共享单车圈,提起橙色大军,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摩拜单车。不过跟摩拜的橙色比起来,便利蜂共享单车的车身颜色偏深,而且还加入了两抹墨绿色,这跟便利蜂门店的
配色一致。
便利蜂进军共享单车圈,难道要和摩拜、ofo等巨头抢地盘?恐怕便利蜂志不在此。据了解,便利蜂首批单车仅投放在中关村地区,共600辆。线上的入口就是便利蜂APP,用
户充值满50元就可以解锁共享单车,而且是免费的,而APP内的余额则可用于门店消费。
这不就是赤果果地打广告吗?没错,便利蜂做共享单车,主要是为了品牌推广。在共享单车火爆的今天,每一辆共享单车都能得到行人的注意,不管是骑行中还是停在马路
边,其实就相当于行走的广告牌。
只是共享单车巨头们貌似都不差钱,所以目前还没有在车身上做文章,但是便利蜂的意图就相当明显了,做行走广告的广告位。
骑着便利蜂共享单车,去逛便利蜂。其实,便利蜂此举和家乐福的班车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便利的途径,让用户完成消费。不过比起巴士,共享单车好像
更接地气一点,也顺带宣扬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不知道便利蜂共享单车的造价成本,但是参照ofo单辆车的造价成本在200-300元,便利蜂共享单车的造价应该不相上下,那么600辆单车的成本则是在12-18万。对比地
铁车厢每月上百万的广告投入,便利蜂这波宣传推广可是划算得多。
况且这600个广告位还可以随意移动,在地铁站、公交站、写字楼、居民区之间往返,大大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
目前还不清楚便利蜂这种营销策略,是否会带动其它便利店或者商超加入共享单车大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共享单车很难避免沦为流动广告位,虽然共享单车已经获得资
本的青睐,表现出“不差钱”的高傲姿态,但是一味的烧钱抢市场,恐怕没有哪个投资方会愿意。
事实上,已经有广告商瞄准了共享单车这个版块,试图接入合作。不过,考虑到美观和用户体验度,多数共享单车巨头的内心是拒绝的。巨头不屑于变成广告位,但是那些
在夹缝中生存的“小户”可能更乐意以这种方式圈钱。毕竟,生存才是首要的,广告收入将成为他们的“血袋”,为他们不断“供血”。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品牌共有30多家,而看似纷乱的市场,渐渐地变得明朗起来。分久必合,巨头们最终将走上合并之路。到时候,市场竞争不再那么激烈,谁还会因为共
享单车的美观度而放弃捞钱。
便利蜂的出现,对于摩拜ofo等巨头而言,完全不足为惧。不可否认的是,便利蜂这个“外来者”或许将改变共享单车的战争模式。
(文章转载自:百供网:http://www.bgw.cc/hangyezixun/list-3475.html)